提升师生思想素养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我校山水讲堂开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开展全省文明校园创建推荐工作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6

文本框: 安徽省文明办安徽省教育厅  

文件

皖文明办〔2018〕18号

         

安徽省文明办  安徽省教育厅

关于开展全省文明校园创建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市、省直管县文明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中专学校: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在全省大中小学广泛开展,根据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文明委〔2018〕3号)等文件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开展全省文明校园创建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水平。

二、推荐范围

本次推荐范围为:全省大中小学,包括中职、特殊教育学校(不含成人高校及幼儿园)。

三、推荐标准

以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文明委〔2018〕3号),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皖教思政〔2017〕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依据,参评高校执行《全省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附件5),参评中小学执行《全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附件6)。

根据中央文明委文明校园创建管理有关规定,对于创建期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文明校园评选资格,已获得文明校园称号的,由命名表彰单位撤销文明校园荣誉称号:领导班子成员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严重问题;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有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消防责任事故、重大不诚信事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校园环境安全事件;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师生员工违法犯罪案件;有严重违规办学(办班)、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问题;教师中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或学生中发生欺凌、暴力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四、推荐程序

在各地各高校积极创建基础上,按照自我检查、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复查审核、社会公示、审议确定的程序进行。已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的学校,不再参加本次认定。

1.12月8日前,学校对照《全省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或《全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自查。

2.12月15日前,各高校分别向牵头片区市文明办、教育局申报(片区具体划分见附件1,以后片区内各市轮流牵头),中小学校(含中职)向属地市文明办、教育部门申报。宿松县、广德县中小学分别向安庆市、宣城市文明办、教育部门申报。接受申报的文明办、教育部门对申报学校进行审核,报经各市文明委审定。4所已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的厅属中专学校直接向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申报,其它厅属中专学校在属地申报。

3.12月25日前,各片区、各市文明办和教育部门对推荐的高校、中小学校组织测评,征求本级文明委成员单位意见,分别在市级党报及所属网站等媒体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确定推荐名单,形成书面报告,以市级文明委名义等额报省文明办、省教育厅。

4.2019年1月15日前,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对各地推荐名单进行审核,并组织抽查。

5.2019年1月31日前,省文明办将推荐名单分送省文明委委员征求意见,在安徽文明网进行公示,并形成审议名单。

6. 2019年2月底,省文明委对推荐全省文明校园进行审议,确定最终认定名单。

五、推荐说明

1.等额推荐。按照《通知》要求,今年评选推荐省级文明校园275所(含高校中省级文明单位转化指标13个、厅属中专学校转化指标2个),其中高校新申请认定7所、中学(含中职)90所(含转化指标)、小学163所(含转化指标)。根据各地省级文明单位数量、学校数量及创建工作情况,确定推荐名额(各地推荐名额分配见附件1)。各市在认定省级文明校园的同时,可同步认定市、县(区)级文明校园。市、县(区)级文明校园本着确保质量、从紧从优的原则,由各市、县(区)自行认定。

2.动态管理。文明校园实行动态管理,不搞一评定终身,避免“重突击、轻常态,重创建、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从本届开始,全省大中小学不再纳入省级文明单位评选。已评选为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的学校,必须按照文明校园标准和评选程序重新申报,在三个评选周期内(2020年底前),未能转化为全省文明校园的,不再保留全省文明校园称号。每届期满后没有提出复查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全省文明校园称号。

3.推荐材料。参评学校需提交《全省文明校园申报表》(见附件2)、文明校园创建《自查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其中,《自查报告》须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和测评细则,对本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逐一进行总结分析,内容包括创建文明校园的主要做法、进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不足,并加盖学校公章,高校的报告字数控制在4000字以内,中小学的报告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12月15日前,一并报送至相关市文明办、教育局。市级文明委需出具书面报告,对评选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将推荐大中小学校名单连同各学校的申报表、自查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12月25日前统一报送至省文明办(1份)、省教育厅(2份),电子版同时发送至:ahszc2018@163.com。推荐结束后,省文明委将对推荐成功的学校进行命名。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细化方案。各地各校要把全省文明校园推荐认定作为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大事来抓,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时间安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选任务。

2.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各地各校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形成“文明创建人人参与,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3.严肃纪律,好中选优。要严格按照推荐程序推进工作,严禁敷衍了事,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借推荐认定搞不正之风,确保推荐工作严谨细致、风清气正,切实把创建成绩突出、师生满意度高、社会影响好的学校推荐出来。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注重抓好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处联系人:李春来,联系电话:0551-62609780;

省教育厅思政处联系人:刘灿、林禄明,联系电话:0551-62831820;

附件:1.全省文明校园推荐名额分配

         2.全省文明校园申报表

3.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名单

4.安徽省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5.全省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

6.全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

安徽省文明办          安徽省教育厅

2018年12月3日


 

附件1

全省文明校园推荐名额分配表

(高校)

序号

片区

牵头单位

转化名额

新推荐

名额

联系人

1

合肥片区(驻合肥市高校)

合肥市文明办、教育局

4

3

合肥市文明办:

郑  刚0551-63537528   13866153366

合肥市教育局:  

瞿玉林0551-63505185   13856912825

2

皖南片区(驻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黄山、池州、宣城高校)

芜湖市文明办、教育局

4

2

芜湖市文明办:

 韩正兵0553-3813696      13905536980;

芜湖市教育局:

周自强 18905535159   丁先勇 13865408768

3

皖北片区(驻蚌埠、淮南、滁州、阜阳、宿州、六安、亳州、淮北高校)

蚌埠市文明办、教育局

5

2

蚌埠市文明办:

李国柱   0552-3126522     18155283966

蚌埠市教育局

鄢育功  13956363672

合      计

13

7









 

附件2

   全省文明校园申报表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联 系 人

职务

联系电话

创建类型

申请转化(  )

新申请创建(  )

获各级文明校园(单位)称号情况

获省部级

以上荣誉、

奖励情况

市级文明委/高校党委审核意见

                                            (签章)

省教育厅审核意见

                                            (签章)

省文明委审批意见

(签章)








注:创建类型选择一栏括号内打钩即可。创建成效简介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和创建工作主要经验做法等,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附件3

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名单

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巢湖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邮电职业学院、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肥西师范学校、长丰县第一中学、庐江中学、巢湖市第四中学、巢湖市第一中学、合肥市和平小学、合肥市南门小学、合肥市第六中学、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合肥市七里塘小学、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肥市第十中学、合肥市第七中学

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市第一中学

亳州市:亳州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亳州市第一中学、涡阳第四中学、蒙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蒙城第一中学

宿州市:宿州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宿州市第二中学、砀山中学

蚌埠市:蚌埠医学院、蚌埠第二中学、蚌埠第六中学、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阜阳市: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市铁路学校、阜阳市第十五中学、阜阳市颍东区城郊中学、界首中学

淮南市: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机械工业学校、淮南市第二中学、淮南师范附属小学、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八小学、寿县寿春中学、寿县第一中学

滁州市: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中学、滁州市第二中学、滁州市第二小学、滁州市紫薇小学、滁州市第五中学、滁州市湖心路小学

六安市:皖西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霍邱县第一中学、金寨第一中学、霍山文峰学校、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六安市第九中学

马鞍山市: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和县第一中学、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当涂县第一中学、当涂县实验学校、含山县环峰小学

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技师学院、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芜湖市第一中学、无为中学、无为县第一中学、芜湖市第二十七中学、芜湖市浮山中心小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宣城市: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宣城中学、宣城市第二中学、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宁国中学、泾县中学、广德中学、郎溪中学

铜陵市:铜陵学院、铜陵市第一中学、铜陵市第十二中学、铜陵市义安区第三中学

池州市: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市: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理工学校、安庆市第一中学、太湖县朴初中学、岳西中学

黄山市: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黄山旅游管理学校

附件4

安徽省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以下学校本次不再参加申请认定)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蚌埠市第二中学、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宣城中学、安庆市第一中学、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亳州学院附属小学南校三义路校区、宿州市雪枫小学、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阜阳市铁路学校、淮南师范附属小学、滁州市全椒县江海小学、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芜湖市镜湖小学、宣城市实验小学、铜陵市人民小学、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


 

附件5

全省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试行)

说    明

一、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制定的高校文明校园标准,制定本细则。

二、本细则适用对象是全省高等学校,目的是明确文明校园创建任务,检验创建工作进展成效,为评选文明校园提供基本依据。

三、测评细则包括“基本指标”“特色指标”“负面清单”三部分,设置6项一级测评指标、36项二级测评指标、160项测评标准

四、测评主要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其中,材料审核包括审看文字材料、媒体报道、影像资料、网络信息等,实地考察包括查看实地情况、随堂听课、座谈了解、听取汇报、现场模拟等,问卷调查包括面向师生员工的问卷调查、随机个别访谈等。

五、分值结构:总分为110分,其中基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10分,负面清单在评选文明校园时为一票否决条件。

六、得分标准:A为本项指标内容得分的100%,B为66%,C为33%,D为0分。按权重相加后折算为测评得分。

七、本测评细则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一、基本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测评标准

测评方式

权重

1.思想道德建设

1.1统筹规划

与组织实施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有实际工作成效。

2.把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党委常委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具体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育人有明确思路,有制度,有落实。

3.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参加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2次以上,学校分管负责同志每学期到堂听思想政治理论课2次以上。

4.学校党政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实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明确,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5.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及时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难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1245

材料审核

3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5.0

符合上述五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2思想理论教育

1.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部署、有制度、有督导、有成效。

2.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有统筹安排,有条件保障。

3.着眼于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作有方案、有制度、有落实。

4. 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推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建设,培养大学生理论学习骨干,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4.2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其余情形为D

1.思想道德建设

1.3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

1.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每学年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开现场办公会至少1次,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规划。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1次思想政治理论课。

2.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齐二级机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应是中共党员,且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得兼任其他二级院(系)的主要负责人。

3.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专项经费提取标准为本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

4.学校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按照中央确定的课程方案开设课程,落实课程和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本统编教材,并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

5.制定并落实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制度,校内外专家学者、学校领导定期作形势政策报告。

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育方式有创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师生对课堂满意度高。

1235

材料审核

4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6实地考察

5.0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五项为B;符合其中四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思想道德建设

1.4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以及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工作有方案、有成效。

2.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3.经常性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民族英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学习教育活动,培育和选树学习励志、实践奉献、参军报国、诚信友善、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典型,塑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新风。

4.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5.通过开辟专栏、刊播公益广告、刊发深度文章,访谈身边典型、连载生动故事等形式进行舆论宣传,挖掘校园好人好事,培育选树一批信得过、看得懂、学得到的先进典型,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展研究,形成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45

材料审核

23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5.0

符合上述五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思想道德建设

1.5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1.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领导干部上讲台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教育教学活动。

2.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制定诚信教育工作方案,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校园诚信文化。

3.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能够及时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

4.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将学生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5.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教育有计划、有措施,有经常性教育活动,做到全员、全过程、全覆盖。

6.开展经常性的廉洁教育,推动廉政文化和廉洁文化进校园。

7.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将军事训练纳入必修课,切实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强化学生国防意识。

8.做好学生学业就业指导和困难学生帮扶等工作。

1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24568

材料审核

37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4.8

符合上述八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七项为B;符合其中六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 思想道德建设

1.6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1.建立以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建立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统一领导。

2.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制定执行准入细则。本专科院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

3.高质量、高水准、可持续地建设好辅导员队伍,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辅导员占辅导员总数的70%以上。有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和年度考核结果。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政策、举措、保障体系完善,效果明显。出台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办法,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4.选聘校内名师兼职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并纳入学校教师表彰体系。

材料审核

4.9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思想道德建设

1.7实践育人

1.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育人基地,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明确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

2.制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定期召开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及时宣传表彰实践育人先进典型。

3.师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社会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有相关的教育引导活动,有激励鼓舞措施。

4.落实《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关于实施优秀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 加快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有志愿服务岗前培训,有表扬奖励措施,选树青年志愿者诚信典型,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

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师生员工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40%以上,党员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95%以上。

6.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鼓励和引导乡村志愿支教活动。

7.积极组织应届毕业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广大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8.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创业基地,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经费支持,加强督导考核,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245678

材料审核

3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5.0

符合上述八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七项为B;符合其中六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8文明集体创建

1.开展文明院系、文明处室、文明教研室、文明班级、文明社团、文明宿舍、文明食堂创建及宣传推广活动,有实施方案,有评比表彰。

2.开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习教育活动,建设优良学风班集体,学生遵纪守法,明理修身,团结友爱,礼敬师长。

3.健全公寓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宿舍安全制度、学生宿舍卫生值日制度、学生宿舍内务卫生达标制度等并张贴于显著位置。

12

材料审核

3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3.3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1. 思想道德建设

1. 思想道德建设

1.9心理健康教育

1建有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且不少于2名配备。

2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推广使用教育部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3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辅修课,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1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3

材料审核

3.2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1.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育

1.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讲座报告,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推荐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2.开展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有工作制度、落实措施和实际成效。

3.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工作载体和活动品牌,教育引导学校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4.落实《国旗法》和《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有礼仪规程,礼貌、礼仪、礼节教育有措施有效果。

1材料审核

234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3.5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11网络文明教育

1.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对推动网络文明教育有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

2.积极动员师生参与“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丰富正能量供给,形成正面舆论场。

3.统筹谋划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网络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

4.积极动员引导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特别是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重视网络文明、参与网络育人,积极培育支持校园网络教育名师。

5.注重开展网络文明教育、网络安全的校园“四有”好网民。

6. 参与“易班”网、中国大教育,积极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学生在线全国共建。

13

材料审核

2456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4.3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五项为B;符合其中四项为C;其余情形为D

2领导班子建设

2.1思想政治建设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依法办学。切实履职尽责,年终考核结果(近三年)优秀率一般不低于85%或者量化分值不低于85分。

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相关测评群众满意率较高。

3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校党委长期政治任务,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考勤,学习研究效果好。

4.认真贯彻中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办法》,各项制度完善、执行到位,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5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质量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强。

6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重要任务,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项经费保障,有实施方案、具体举措和实际效果。

7贯彻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意见,推动学校“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1345

67

材料审核

2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5.0

符合上述七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六项为B;符合其中五项为C;其余情形为D

2.领导班子建设

2.领导班子建设

2.2组织建设

1.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完善,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2.党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制度健全,落实有力。

3“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到位,坚持开展党员党性教育、优良传统作风教育。

4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体系,加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5院(系)级单位组织建设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落实,抓文明校园创建有工作安排有实际举措。

6基层党组织设置合理,实现全覆盖,标准化建设推进有力。群团组织设置完备。

材料审核

4.8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五项为B;符合其中四项为C;其余情形为D

2.3作风建设

1.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和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制定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师生制度。

2.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有效治理“四风”问题。

3.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正派,干群关系融洽。

4领导班子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成绩显著。

5依法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师生申诉制度。

1345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材料审核

4.7

符合上述项五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2.4党风廉政建设

1.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2坚持开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高等学校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若干规定》等党纪党规教育,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相关规定,班子成员廉洁自律。

3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教学、科研、财务、招生、资产、基建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规章制度健全,监管措施完善。

4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材料审核

4.3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2.5干部队伍建设

1.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2.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有计划、有落实,努力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效。

3.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机制,重视考核结果运用。

4.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兼职管理、出国(境)审批管理等工作有制度,管理到位。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3.2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2.6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1.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有具体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定期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2.基层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性高,引领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完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实际问题,维护本单位和谐稳定。

3.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有创新,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4.群众对党员发挥作用的满意率在90%以上,院(系)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党员中的满意率在90%以上。

13

材料审核

24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3.2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3师德师风建设

3师德师风建设

3.1工作机制

1.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培养锻造坚持“四个相统一”的师资队伍。

2.制订符合学校特点的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性文件,并落实到位。

3.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4.建立健全长效化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材料审核

4.0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3.2师德教育

1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师德教育有计划、有方案、有保障。

2.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学校党委负责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在新教工的招聘中突出对其思想政治状况的审查。新教师入职培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在优秀教师团队培养以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过程中,有师德教育方面的专题内容。

3.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4.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搭建师德教育有效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不断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增强师德教育效果,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教育品牌活动。

5.挖掘和凝练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及时应对并有效解决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审核

5.0

符合上述五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四项为B;符合其中三项为C;其余情形为D

3.3师德考核

1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到位。

2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

3师德考核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师生认可程度高。

12

材料审核

3问卷调查

3.7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3.4师德监督

1建立健全师德年度评议、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

2.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学生评教机制完善。

3.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有制度,有措施。

4.师德投诉举报途径畅通,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

124

材料审核

3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3.9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3师德师风建设

3.5师德激励惩处

1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导师遴选、课题申报、评优奖励等关系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2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师德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形成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氛围。

3严格、及时、公正查处违反“红七条”教师。

材料审核

4.0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3.6师德师风表现

1教师关心关爱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2.教师学风教风整体良好,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校园学术氛围积极健康,教师诚信为学观念强,言传身教带动学生。

4.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立德树人评价满意。

134

问卷调查

2

实地考察

问卷调查

3.0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4校园文化建设

4校园文化建设

4.1工作保障

1.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领导、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经费有基本保证。

2.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和重要项目。

1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材料审核

2.8

符合上述两项标准为A;其余情形为D

4.2文化设施

1有校史馆(室)、艺术馆(活动中心)、博物馆等文化场所。

2.有大学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有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和学生文艺体育团队。

3.校园文体活动场所管理措施得当、活动内容丰富,师生开展活动有保障,场地得到有效利用。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6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4.3文体活动

1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2.重视师生人文素养教育,开设文化类公共课、文化类选修课,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

3.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群众性体育活动。

4发挥博物馆育人功能,积极参与高校博物馆联展,支持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建设。

124

材料审核

3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4.0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4.4文化品牌

1.加强对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等精神内涵的提炼和归纳,校风、校训、校歌特色鲜明,在师生中有较高知晓度和认同度。

2.培育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成果展示活动。

3.充分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有展示学校形象的宣传片,有反映学校历史、文化、人物的书籍或电子出版物。

1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23

材料审核

3.0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5校园环境建设

5校园环境建设

5.1环境规划

1有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各校区功能规划合理,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

2校园总体布局合理,各类设施齐备,标识醒目。

3校园景观有文化底蕴,体现环境育人功能。

12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3实地考察

3.0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5.2环境平安

1建立完善学校平安创建工作机制,安全、稳定、保卫、保密等工作制度健全,学校重大改革举措有安全稳定风险评估。

2建立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及处置规程,落实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3.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定期开展重点场所防火、防盗、防爆、防毒检查。设备设施管理到位,人防、物防、技防联动。

4.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定期开展逃生等防灾演练活动。

5按需要设置校园安全标识,校园安全通道畅通。

6.抵御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恐怖势力对学校进行渗透和破坏有措施有办法。

146

材料审核

2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3实地考察

问卷调查

5实地考察

4.3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五项为B;符合其中四项为C;其余情形为D

5.3环境卫生

1.加强学校绿化规划和管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校园、宿舍环境整洁、井然有序。

3.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倡导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积极推动无烟校区建设。

4.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完好,后勤服务规范,监管措施有力,师生满意率达到80%以上。

5.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

6.学校食堂整洁卫生,价格合理,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师生对伙食工作满意率达到80%以上。

1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3

实地考察

46

实地考察

问卷调查

5材料审核

4.3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五项为B;符合其中四项为C;其余情形为D

5.4环境和谐

1.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节水型学校,低碳节能教育有举措、有成效。

2.发挥学校在“三结合”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建立并落实家校联系制度,建立与驻地社区合作育人的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开放学校体育文化场地。

3.发挥科研和人力等资源优势,积极参加城市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3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3.0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6.阵地建设管理

6.1重视活动阵地

建设

1.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列入党政主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保障措施到位。

2.分类加强阵地管理,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配合高效;重要阵地要做到专人、专岗、专责。

3.建立完善阵地建设管理制度,实际效果良好。

  注:阵地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教室、宿舍、报告厅、会议室以及其他学生课外活动场所等,校报、校刊、出版社、校园网及新媒体、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墙体等宣传阵地,以及各类教学、报告会、研讨会、培训会、讲座、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

13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材料审核

3.2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两项为B;其余情形为D

6.2活动场所管理

1.落实活动场所建设规定要求,各类活动场所人均面积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要求。

2.对各类报告会、研讨会、培训会、讲座、论坛等活动的人员、内容等严格把关,制定规范的审批监管程序。

3.学校图书馆、教室、报告厅、会议室以及其他学生课外活动场所等使用管理到位,严格执行活动审批和登记备案制度。

4.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完善工作机制,严禁在校园传播宗教、开展宗教活动,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

13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4

材料审核

5.0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6.3宣传阵地管理

1.校报、校刊、出版社、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墙体等宣传阵地的管理建设职责明确。

2.宣传阵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到位。

3.严格审核宣传内容,确保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到用语用字规范。

4.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宣传。

13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材料审核

4实地考察

3.6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6.阵地建设管理

6.4网络阵地建设管理

1.校园网络建设管理机构落实、责任明确、保障有力。

2.加强网上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良好生态。

3建立分级、分类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和上传审批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社会道德。

4.制定网络舆情监管制度和舆论危机预防应对机制,及时监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5积极探索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审条件,作为评奖评优依据的机制和办法,激励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

6. 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和舆论引导,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

15

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346

材料审核

5.0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五项为B;符合其中四项为C;其余情形为D

6.5发挥阵地育人

功能

1.各类阵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导向,阵地利用率高,管理文明有序。

2.制定阵地育人总体要求,对学生参与活动进行目标量化管理。

3.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育人活动,师生参与广泛,反响良好。

4.落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本校学生社团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落实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制度规范有效。

1材料审核

实地考察

234

材料审核

3.4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符合其中三项为B;符合其中两项为C;其余情形为D


二、特色指标

序号

项目内容

测评办法

1

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以及中央国家机关一级授予的师德标兵、辅导员年度人物、大学生年度人物、最美人物等荣誉。

材料审核(时间为本轮创建周期,符合一项工作加1分,全部指标最多可以加10分)。

2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产生较大社会影响,获省部级以上表彰。

3

学校办学、文化建设、文明创建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央主要媒体做过宣传报道。

三、负面清单

序号

项目内容

惩戒办法

1

领导班子成员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对于7条负面清单,文明校园创建周期内有其中一条的,取消文明校园评选资格;已获得文明校园的,由命名表彰单位撤销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

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严重问题。

3

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4

有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消防责任事故、重大不诚信事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校园环境安全事件。

5

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师生员工违法犯罪案件。

6

有严重违规办学(办班)、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问题。

7

教师中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或学生中发生欺凌、暴力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安徽省文明办                             2018年12月3日印发

上一条:关于全面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排查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报送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050037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2号

汇心湖校区: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