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2,27560,26607,30527”“17.7,19.3,18.6,21.4”这是两组普通的数字,看不出什么规律。其实它是QQ运动记录下的行走步数与公里数。这是我校一位老师在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顺园社区做战“疫”志愿者后,做为顺园北区小区内劝导员以来,她的手机QQ运动留下的记录,共计109996步,77公里。她没有数过在园区走了多少圈,她只知道她的脚步不能停,她要第一时间发现不戴口罩、聚集聊天、遛狗的居民,第一时间加以劝导,守住小区防疫“安全门”。
她叫王福娟,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思政课教师。她还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宝宝才18个月大,在接到《关于报名参加市教育工委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的通知》后,她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报名表。虽然丈夫所在单位已经复工,宝宝只能暂时托付给身体欠佳的婆婆照看,婆婆去年十月突发晕厥,目前仍药物治疗;虽然她也有家庭的顾虑,她怕婆婆累着,担心宝宝安危,但是她更知道做为一名中共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她只希望能在战“疫”一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年上半年,爸爸突然离世,下半年婆婆在她面前倒下,她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助。在疫情发展以来,他每天等待着疫情数据的更新,她知道每一个数据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聚散离合。所以,她更坚定她的选择!
“老人家,外面有风,回家晒太阳吧!”“老人家,把口罩带好哦,要保护好自己!”“小朋友,口罩要带好,戴口罩不舒服,但是生病吃药更难受哦!”“阿姨,聊天要保持距离,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回家看电视更安全啦!”“小哥哥、小姐姐,现在不宜剧烈运动哦,汗干了,更容易感冒的!”她每天在小区里一遍一遍的巡逻,反复的重复这些简单而又温馨的提示。因为这个小区比较特殊,情况复杂。
顺园小区是安徽省内最大拆迁安置小区,共有50栋楼,9920户,近三万人居住。小区居民或是曾经的街坊邻居、或是亲戚朋友,而且老年人较多,甚至有很多七八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作为志愿者,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宣传防控疫情,劝导疏散聚集人群。她说,这些老年人正是她劝导、宣传的主要对象。老人家防控意识淡薄,很多老人并不懂得如何正确戴口罩,而且也不习惯戴口罩。在他们的意识里,打电话不能戴口罩;抽烟不能戴口罩;小区没有确诊病例,不用戴口罩;大家都彼此认识,知根知底,不用互防。
在工作中,她不怕下雨下雪,就怕天气晴好。只要天气好,很多居民就会放松警惕,走出家门晒太阳,尤其是老年人,不习惯闷在家里,睡觉睡不着,电视看不了,小区内晒太阳、聊天、下棋是他们的最爱。所以,自她上岗以来,她丝毫不敢懈怠,她唯有不停的走,不停地巡,反复地提醒才能让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高警惕、才能更加重视自身安全、保护自己、保护邻居。
她说这是一份既需要体力又需要脑力的活。就像宝宝“打地鼠”一样,这边下去那边起,有些居民必须时刻“盯着”,每次提醒完,她前脚刚走,可能口罩就拿掉了,可能在回家的途中又和邻居聊起来了,也可能换个地方偷偷卖菜、偷偷遛狗了,还有些居民喜欢“捉迷藏”。所以,她相信她的“迂回战术”也一定会让一些“老面孔”不好意思。当然,事实也是,在劝导的这些天里,有些不带口罩的、戴口罩漏鼻子的,经常在看到她走来时,还未等她开口,就主动地带上了口罩,也有些聚集的人群,在她走来时,也默契保持距离。
在劝导的这些日子里,她真正体会到了基层干部的辛苦,也感受到了小区居民的可爱,当然也有埋怨。他记得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没带口罩,在和儿子打电话,当挂了电话,她去提醒老人家戴口罩时,老太太自言自语“伤心哟,就一个儿子,还回不来哦”,她知道老太太的思念和担心,她只能安慰老太太:“很快就能回来了,保护好自己,只有你安全,子女才能放心”。老太太听到为了儿子放心,好像埋怨少了点,默默地搬着板凳回家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劝导都能顺利,也有些老年人不理睬,甚至大发脾气来发泄他们的不满。她无奈,但也让她更有前行的动力,为了让老人家们能“重获自由”,让孩子们能“自由玩耍”,让更多家庭能早日团聚,她要继续前行,不停歇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劝导、去宣传……他相信只要大家都不被传染,那么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也就胜利了,这个小区安全的大门也就守住了!(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筹)组织部 编辑:陈辛琦)